他們的切入點是銀行提供期限轉換的功能,亦即將流動性高的存款轉成流動性低的放款,而這期限錯配(maturity mismatch)正是銀行脆弱性的來源。
當事情不如你意,不如跳脫二元思維、從「局」思考起 正因為用「好人與壞人」的二分法來面對不順心的狀況,會有以上隱憂,所以我認為作為成熟大人,可以尋找更合適的因應方式。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:「人不管什麼行為,基本上只是做出當下讓自己舒服的事情罷了。
也許找到這個關鍵之後,你就有機會解決問題或達成合作,而對方究竟是不是「壞人」,也就不那麼重要了。如果你也正面臨一些不順心的狀況,不妨以這個方法來試試看,探詢對方「行為背後的需求」是什麼。但換作是身邊的人事物,如果我們誤判真相,做了讓自己後悔的事,那就傷腦筋了。而氣氛融洽,協作順暢的公司,也難免會有人犯錯,但主管更傾向把資源花在「了解問題原因」、「找出解決對策」、「加強教育訓練」這些事情上。」我會提醒自己,別急著去定義好人或壞人,而是從「局」的角度,思考對方這麼做到底是想要什麼,或者他內心深處渴望什麼。
當我們只從一個角度接收資訊,想法很容易被侷限,這時候如果我們又武斷下定論,就很可能誤判了真相。卡通這樣演,可以讓小孩子領悟「邪不勝正」的道理,但長大後,如果我們碰到困難還是只用「好人」、「壞人」這樣單純的二分法來思考,把所有讓我們不順心的人都貼上「壞人標籤」,其實並無法讓自己免於傷害,過得更好。Photo Credit: 職場熊報 變形工時排班技巧。
本文經職場熊報Bear Times授權刊登,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【圖輯】勞動知識小教室:「變形工時」是什麼,可以吃嗎? 是彈性還是後門?一次搞懂變形工時(彈性工時)制度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為了讓各行業別有不同的排班需求,政府允許雇主將正常工作時間分配到其他工作日,因而訂出兩週、八週、四週變形工時(彈性工時)規定,企業雖能採用變形工時制度彈性調整工作時間,但因為運用上頗為複雜,實務上仍有許多企業主、管理者在排班時未注意到一些原則而違反加班、休假規定。八週變形工時行業別:目前共有29個行業別,常見如製造業、運輸業、比照政府機關行事曆的行業等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如何排班不違法?按照以下步驟並對照上圖 當確定企業行業別符合的變形工時類型,並經過工會/勞資會議/員工個別同意,就可以按以下順序對照上面圖表進行排班。Photo Credit: 職場熊報 兩週、四週、八週變形工時排班、排休規定。
最後,排完的班表也別忘了給員工確認並簽名,避免後續有爭議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就有超商、速食店業者未實施變形工時,讓員工連續上班8到12天,也有勞工進公司一陣子後,因為每天都上班10小時,才知道公司原來有實施變形工時。然而,需特別留意的是,部分工時勞工除非公司是比照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出勤,才可適用變形工時制度,其他的狀況則不適用,因其工時已相較全時工作勞工短,能讓雇主彈性安排出勤。
至於,企業所屬的行業別能否適用變形工時?又如果適用,應該屬於哪一種變形工時類型?您可以進一步到勞動部網站查看各行業別是在哪一年度公告可採用: 正常工時:適用勞基法的行業別都必須符合。兩週變形工時行業別:只要是適用勞基法的行業都可採用」 「他是一個人,但你不能跟他形成正常的人際關係。至少有一千五百萬人活在書名所謂的「種植園生命」裡,這些人包括種植園工人、承包農民,還有周遭聚落的居民。
信封可以用來打通官僚體系的死結、博取地方頭人好感、賄絡媒體公關。環保局很樂意配合演出。
島嶼東南亞是全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產地,印尼的油棕種植園更出口了超過百分之五十的需求。這些錢悉數被Budi登記在「基礎建設維護」的帳目裡。
」 Li說:「種植園是一台機器,它將大量的土地、勞動力和資本組合起來,為全球市場生產單一作物。馬達小船逆流而上,耗費十八個小時深入加里曼丹島的內陸。他貪婪、粗心,摧毀周遭的一切。管理階層和技術人員住在社區中心,沿用荷蘭語稱作emplasmen。工人慣性的「偷」──無論是偷錢還是偷時間,也讓他們傾向不走上正式的救濟途徑。他們從馬克思與傅柯的洞見中提煉出這個概念,用來批判印尼的政治制度如何迎合資本家,讓公司劃地稱王。
工人們在園區裡的上司身兼社區的鄰長。Priva則是印尼企業家經營的種植園,仰賴較多園區外的承包農民提供油棕果。
Nacto像是一個自給自足的世界,除了住宅之外,有托嬰中心、小學、穆斯林祈禱室、一間診所。在1980年代,只要經理一出現,所有工人必須停下手邊的工作,面向馬路行注目禮,直到經理消失在遠處。
他們像是早期的民族學調查隊,分頭研究種植園創造出了什麼樣的生命型態。在國營企業Natco裡面,勞動法和刑法都只剩半套。
你以為迎面而來的會是茂盛的熱帶雨林、原始的當地部落,事實上卻更像是行經一座大型的工業區:鋁土礦堆積在河岸兩旁、滿載一捆捆木柴的竹筏順流而下,你將穿越一座又一座繁忙而草率的貿易小鎮,還有沿途無止盡的油棕種植園。「大公司佔領」是帝國主義的轉世化身、當代種植園的核心政治技術。清晨五點半,起床號響起。公司從蘇門達臘引進了一批名貴的貓頭鷹,用來控制偷吃油棕果的老鼠,貓頭鷹卻被村民煮熟了吃下肚。
當竊盜被發現,管理階層也以「家庭事務」的方式處理,例如警告、扣薪、降級、或暗示辭職,而不會呈報給警方。在佔領地上,管理階層全權決定哪些人和哪些物種應該要被扶育,哪些則應該被捨棄。
你沒辦法馴服他,也沒辦法趕他走。它被一個公司所持有,由經理們以官僚的形態管理。
一個信封的行情是一百萬印尼盾(大約台幣兩千元),但偶爾也會有將近美金兩千的價碼。對Li和Semedi來說,兩座種植園都是「 大公司佔領」的實例。
它牢牢掌控生命:空間、時間、動物、植物、化學物,還有人類。龐大的調查隊以兩座種植園為田野:屬於國營企業、佔地超過五千公頃的Natco是一個半封閉的世界,管理階層嚴格掌控居住在園區裡工人和他們的家庭。他們的住宅比較寬敞,而且連接的是國家電網,二十四小時供電。另一種更常見的小額「油錢」(uang bensin),則不定時進入NGO倡議者和新聞記者的口袋。
種植園中的「偷」是各種上下交相賊的排列組合。地方政府的環保局受Priva主管之託,來到鄰近村落舉辦說明會,向村民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。
直到十幾年前,工人仍然被要求要向經理的座車鞠躬。每天晚上十點,發電機準時斷電。
但他有點笨,只要你夠聰明,就能從他身上偷一些東西。」 種植園中的生命 在油棕地帶,被「裹在塑膠袋裡」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?1980年代,當國營種植園遷往加里曼丹的時候,它們的目標不僅是生產棕櫚油,還包括向「落後」的內陸地區示範何謂現代生活,打造順服與富裕的工人主體。